365体育平台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沿江科创带建设

以沿江科创带为载体,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崇川篇

来源: 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23-11-02 字体:[ ]

10月23日,南通市政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市沿江科创带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羌强带队赴崇川区调研沿江科创带建设情况。在市北高新区,羌强一行考察调研了科缔思生物、贝思安特生物、三彩集成光电、崇漉高科等企业,并听取了沿江科创带建设工作的专题汇报。羌强对市北高新区规划发展思路表示肯定,提出园区科创项目要招引和培育双并举,注重项目质量与产出。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翟玉英强调,要在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创新高地的基础上,强化与上海、苏州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高水平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d9ba7e2e0c03919154f919f04a3dd29.jpg

近年来,崇川区紧扣全市沿江科创带建设要求,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持续聚力‘四个年’,不断提升首位度,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崇川新实践”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创新主体引培并举。崇川区发挥科创委牵头抓总作用,积极策应全市沿江科创带建设,打造市北高新区科创高地,在省科技厅创新驱动发展评价工作中,市北高新区全省最新综合排名第28名,两年累计排名前移14位,在全市项目建设考核中位列第一。认真落实“南通创新30条”,优化完善“崇川创新20条”,推出“科技金融20条”,制定《关于支持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产业政策,通过市、区、园区三层叠加,加速创新链资金链深化融合,有序引导科创资源集聚。用好科技招商“关键一招”,开展科技招商活动22场,在谈科创项目超150个,认定市科创项目102个。狠抓企业培育,健全科技型企业五级梯次培育体系,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902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440家。近年来引进院士团队5个、省双创团队5个、省双创人才近百人。三季度,全社会研发投入有效上报数为30.38亿元,同比提升7.74%。

二是科技招商蓄势待发。科技招商是打造产业创新集群的“源头活水”。 2023年初,崇川区出台《崇川区科技招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崇川区科技领军人才“双招双引”工作联动机制》等政策文件,优化科技创新考核体系,实行周通报、月评估、季考评的科技招商推进机制。以“智汇崇川”品牌统筹科创项目和招才引智全年活动规划,成功举办创新发展大会、第三届 “2023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峰会”,形成一个品牌对外的新格局。建立“1个领导小组、4个驻外直属招商分局、3个科技招商梯队”的三级科技招商队伍,形成了聚焦产业、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相互协同的科技招商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希德蓝、归中机器人等6家市外高企获省厅批复,迁移至我区;博芯半导体、达智低碳等5个人才项目已在区内注册成立;微澜能源、博生众康等4个成果转化项目已成功签约落地。

三是平台载体量质齐升。深度融入沿江科创带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和宝月湖生命健康产业园两大产业载体,“芯片”和“药片”两大未来产业快速集聚。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新认定国家级孵化器1家,新申报省级众创空间16家、孵化器3家;4家载体加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享受跨区域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市北高新区获评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京源环保牵头成立南通市低碳环保装备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通富微电牵头成立南通市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

四是科技金融持续发力。构建母子基金体系,累计建立18支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120亿元,累计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项目近500个。近三年本级财政支持科技金融总支出6.51亿元,苏科贷、通科贷等科技贷款累计贷款额达39.97亿元。启动宝月湖金融集聚区建设,设立50亿元产业引导母基金,持续举办宝月湖投资人峰会,大力推动资本招商。近三年,全区新增5家上市企业,上市企业数居全市首位。充分发挥“科创20条”“科技金融20条”等政策撬动效应,今年以来,发放“简申快享”类科技专项资金1678.6万元,申报贷款贴息企业25家、科技担保企业3家,发放“免申即享”类科技专项资金4196万元。睿动新能源、百优达等12家企业共获得2.38亿元政府投资基金扶持,格陆博等8家企业获股权投资基金扶持超10亿元。

五是区域合作深度融合。近年来,崇川区紧扣全市沿江科创带建设要求,加强与在沪高校院所、科技园区、知名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科创资源对接,与中科院上海微电子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通富微电与复旦大学联合共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针对先进封装等“卡脖子”技术合作研发,获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中集能源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针对 “核燃料高效储运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展合作研发,均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上海星中1625科创园投资4000万,孵化人工智能、新能源企业,在孵项目32个。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长三角多肽研究院、上海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崇川分中心、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一基金两基地”、同济大学科技园、国际青创园(上海软件园南通分园)等创新平台持续推进,稳步发展。崇川区成立的全省首个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吸纳了中科院微电子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在沪“双一流”高校作为支撑高校。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崇川创新中心落地运营以来,积极导入创新资源,探索沪崇两地产业项目联动,拉动校企对接40余次,促成产学研合作近10项,落户科创项目1个,在谈2个。

崇川跨江合作项目介绍

上海方向: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

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位于南通市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规划面积为5.24平方公里,总投资约为400亿元,规划建筑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科技城采取上海、北京、深圳、南通四地联动的招商工作模式,瞄准智能型、科技型、总部型三大业态,聚焦集成电路、汽车电子、5G通讯、大数据和云计算、软件信息服务五大产业领域,始终坚持对导入项目的质量把关,紧扣主导产业定位,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成功打造出两大产业集聚区:一是以北京恒润经纬、格陆博科技、易康泰科、有感科技为代表的汽车智能驾驶产业集群,入驻企业产品已涵盖芯片、电控、车身电子系统等领域;二是成功引进秦淮数据、地面通信息网络等大数据和云计算行业企业,将建成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智造信息云配套服务中心,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延伸数据产业链触角。围绕上述两大产业,科技城积极打造产学研平台,助力校企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已成功引进南通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南通大学通科微电子学院、南通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等一批院校平台,形成了强有力的项目人才磁场。截至目前,上海市北科技城内企业数量超300家,集聚了涵润科技、格陆博、有感科技、奥易克斯、钰泰半导体、至晟微电子、科凯生命等一批优质的高新技术企业。

上海方向: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南通科创中心

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南通科创中心是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与崇川区深化交流合作、联合共建的校地科创平台,旨在充分利用校地资源,推进全球顶尖人才、科技项目、产业企业等快速落地成长,共同推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助力南通人才、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集研发平台、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服务、人才集聚和投资为一体,力争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新研机构。复旦张江南通科创中心作为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共建的科创平台,未来将积极推动学校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与崇川加强对接交流,加快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创成果产业化发展,践行把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的国家战略。